当前位置:福淘问答>百科问答>二战德国的机枪

二战德国的机枪

2023-03-19 13:30:32 编辑:join 浏览量:565

确实是MG42

一款由德国制造的、被誉为二战时期最好的机枪,德国人骄傲地称之为“德意志军魂之利刃”,而盟军士兵,尤其是那些到处不可一世、飞扬跋扈的美国大兵却被它 搞得意志消沉、无心恋战、士气低下,视其为“步兵的噩梦”。它就是被轻武器评论家用三个最高级的形容词词组:“最短的时间,最低的成本,但却是最出色的武 器(the shortest time,the lowest cost but the finest arms)”来描述的――MG42机枪“一战”结束后,鉴于以马克沁机枪为代表的水冷式重机枪强大的杀伤力,在《凡尔赛条约》中明确规定战败的德国不许制造、装备水冷式的重机枪。这对于不甘心 失败、一直想复仇的德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桎梏。于是,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德国人在这场“限制与反限制”的斗争中只能另辟蹊径。从MG13到MG42希特勒上台后,为了打造“第三帝国”的辉煌,德国军工部门开始着手将成千上万挺水冷式德莱赛M1918式轻机枪改造成气冷式轻机枪,这就是使枪的外形和供 弹系统都作了较大改变的MG13式7.92毫米机枪。此后又在MG13机枪的基础上几经改进,终于在1934年,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MG34问世了,并 于1936年开始装备德军。MG34是一款将重机枪和轻机枪的优势兼而容之的新概念机枪。它采用空气冷却方式,备有可更换的枪管,因此在安上三脚架后可以当作火力持续能力极强的重机 枪使用;而当它装上可折叠的两脚支架,又可当作机动性较强的轻机枪使用。它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以往轻重机枪分用的战术原则,因此被称为通用机枪。但 MG34还是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:一是针对机动性很强的步兵而言,它的质量依然偏大;二是零部件的结构比较复杂,制造生产困难。1939年欧战爆发。德军在迅速占领波兰后,根据前方士兵在使用MG34机枪过程中提出的建议,德国的格鲁诺博士在参考波兰的一些机枪设计后成功研制出MG42机枪。MG42机枪的性能数据为:口径:7.92毫米初速:755米/秒理论射速:1200发/分自动方式: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:中间零件(滚柱)式发射方式:连发供弹方式:弹链容弹量:50发 100发全枪长:1219毫米枪管长:533毫米膛线:4条,右旋全枪质量:带两脚架时11.05千克,带三脚架时为19.2千克瞄准装置:机械瞄准具。瞄准具由弧形表尺和准星组成,准星与照门均可折叠配用弹种:毛瑟7.92×57毫米步枪弹其中,该枪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采用冲铆件,大大地提高了武器的生产效率,这在机械制造史上尚属首创。正因为如此,MG42机枪一面世,盟军谍报人员的报告 几乎都是千篇一律:“德国人不行了,没有原料了,生产出这么简单粗糙的机枪就是铁证。”其实,这并不是资源衰竭的德国人所做的“垂死挣扎”,而恰恰是机械 生产制造方面的一次天才突破,它对于降低成本和减轻武器重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,因此在当今的机械制造中大量使用冲压件已是十分寻常普遍的事了。看来,盟 军只能在战场上去体会它的威力了。1942年秋,在北非突尼斯的卡赛林山口一役中,没有什麽战斗经验的年轻美国大兵们面对MG42冰雹般倾泻的子弹惊呆了,而那撕裂亚麻布一样“哧啦哧啦”的声音同样给他们留下了恐怖的印象……很快,2400余名美国大兵便举手投降了。影响深远 意义非凡据战后统计,战争期间MG42机枪的产量高达100万挺。正因为MG42机枪在“二战”中的出色表现,其优点才得以迅速为各国军队所认可。于是,“二战” 后许多国家使用的机枪上都有着MG42的影子,如美国的M60、德国的MG3、意大利的M42/59、南斯拉夫的SARAC等;而更为可贵的是,这种经冲 压、铆接、点焊,自动化生产线大量生产并可以向前线源源供应的武器的研制成功,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枪械设计生产的范畴,因为“二战”后新研制生产的机枪大 部分都是通用机枪,而后来军用枪支的发展更是受其影响而形成了枪族。

其实真正的战斗时。MG42在老兵手里是不会连续扫射的。是采取3发 5发 10发的点射和追射!只有在大量步兵冲击的时候才会持续性扫射,但也不会持续很久,即使是弹链供弹,那么持续时间也不会超过三分钟!!!在诺曼底的时候,德国人确实做到了这一点,不间断的射击,以至于10分钟左右就要换一会枪管!

射速也达到了每分钟800到1100发左右!

标签:二战,机枪,德国

版权声明:文章由 福淘问答 整理收集,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处理。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tao198.com/answer/98117.html
热门文章
二维码